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省部級獎成果
多功能復合菌劑的研制及其在油菜生產上的應用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黃岡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天門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荊州農業科學院、九江農業科學院、鐘祥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糧油站、咸寧市農業科學院、湖北正佳微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楊林森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員 :廖星,胡小加,謝立華,余常兵,李銀水,張銀波,秦璐,周堅,段銀庭,歐陽敦軍,傅小平,高世海,徐繩武,秦萬貴,王金旺
起 止 時 間 :2009年01月—2015年12月
獲 獎 情 況 :湖北省科技進步
內 容 提 要 :
油菜作為我國最重要的食用油料作物,生產問題突出。油菜機收秸稈全量還田已成為產業發展新的現狀,這種現狀導致兩個新的生產問題:一是油菜機收秸稈攜帶菌核全部還田,加劇了下季油菜菌核病的發生,菌核病防治與農藥減施矛盾突出;二是油菜機收秸稈全量還田,秸稈腐解的理化過程影響后茬作物生長。另外,土壤全磷含量高而不能有效利用,油菜磷素營養需求與磷肥減施的矛盾突出。遵循“綠色”發展理念,采用生物途徑,防治油菜菌核病、加速腐解秸稈、活化土壤磷,對推動我國化肥農藥零增長計劃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本項目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部“948”計劃等科技計劃的支持下,申報國家發明專利4項,其中授權3項。發表論文13篇,其中SCI 8篇。主要創新點:1、挖掘和優選5株高效功能菌株,在國內外首次發現棘孢曲霉Asp-4腐解菌核的功能。棘孢曲霉Asp-4和哈茨木霉Tri-1,產生幾丁質酶腐解油菜菌核,并產生纖維素酶腐解秸稈;枯草芽孢桿菌Tu-100和BY-2,產生伊枯草菌素抑制菌絲生長;Tu-100和巨大芽孢桿菌A6,產生有機酸溶解土壤難溶磷。2、研發出產孢真菌保藏技術、基施型和噴施型多功能復合菌劑發酵生產技術及產品。3、建立了多功能復合菌劑機械化兩次施用技術,實現了農藝農機融合,省工高效。主要技術指標:1、研制的基施型多功能復合菌劑產品含菌量≥2.0×109個/g,常溫保存一年后,含菌量仍達7.8×108個/g。2、研制的噴施型多功能復合菌劑產品含菌量≥2.3×108個/g,常溫保存半年后,含菌量仍達1.5×108個/g。3、推廣應用建立的兩次施用技術,菌核萌發率、菌核病發病指數分別比對照降低32.43%和13.9%,油菜、水稻秸稈腐解率分別比對照提高21.69%和14.08%,土壤速效磷比對照提高5.3%,油菜、水稻產量分別比對照提高7.1%和4.0%。國內外比較及第三方評價:多功能復合菌劑產品具有功能多、含菌量高、效果好的特點,功能效果與增產作用明顯,相關指標均超過國內外同類產品。專家成果鑒定居國際領先水平,本項技術被列入農業部《2014/2015年度冬油菜生產技術指導意見》,應用前景廣闊。推廣應用及效益: 在湖北、江西等地大面積推廣應用,先后多次召開全國性的技術示范推廣現場會,湖北日報、科技日報、農民日報、新華網、人民網等新聞媒介對項目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廣泛宣傳報道。項目實施近三年,累計推廣396.3萬畝,其中湖北省348.8萬畝。產生新增利潤5.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