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農業部948項目和產業結構調整重大專項、86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澳大利亞面包研究所和利馬格蘭產業集團聯合舉辦的“國際小麥品質學術研討會—從分子改良到消費者需求”,于5月29日-31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的14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翟虎渠院長出席開幕式并致歡迎詞。
這是國內外首次以品質分子改良為主題的小麥學術研討會。與會科學家就小麥進化的分子學基礎、蛋白組學、面粉品質的分子改良、農桿菌轉化系統在基因功能發現和作物改良中的應用、籽粒硬度研究進展、中國小麥品質改良進展等諸多方面進行了研討。并就國際小麥品質的三大發展趨勢達成共識:改良加工品質,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營養、多樣化的食品已成為世界各國的發展趨勢;小麥品質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取得明顯進展,分子標記技術和轉基因技術已接近成熟,目前面臨的任務是進一步降低成本,與常規育種緊密結合,加快品質改良速度;品質快速檢測技術發展迅速,近紅外分析儀、單籽粒硬度儀和微量和面儀等已廣泛用于品質檢測,面條和饅頭等東方食品的評價方法日趨標準化。
我國近年來在小麥品質研究方面取得的明顯進展,也得到了到會國外同行的高度評價。中國農科院等采用生化和分子檢測與常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深層次明確了影響中國小麥加工品質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育種方法;中國科學院等在高低分子量亞基的基因克隆及外源有益基因的發掘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我國育成了一批加工品質優良、產量潛力高的小麥品種,如濟麥19、豫麥34、寧麥9號等,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已形成了一支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小麥品質研究隊伍,這批青年科學家不僅業務素質高,成果顯著,而且大多有在海外學習工作的經歷,有很強的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渠道的能力。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國際小麥品質學術研討會在我院舉行
發布時間:2004-06-11
|來源: 院辦公室|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经济参考报]中原农谷育新种迎丰年——探访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芯”科技2025-04-30 16:17:00
- 绿肥还田与水分调控实现土壤健康-产能-生态效益三提升2025-04-30 15:07:00
- 迟播双密双高技术助力破解粮油争地难题2025-04-30 15:04:00
- 烟草烟碱转化调控的表观修饰机制2025-04-30 14:57:00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专题党课报告会2025-04-30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