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土地資源調查資料分析,我國西部12個省(市、區)共有草地面積3.36億hm2,其中天然草地3.31億hm2,占全國天然草地總面積3.93億hm2的84.4%,占西部地區土地總面積的49.1%,是西部地區耕地總面積的6.7倍。
單從廣闊的天然草地面積看,西部地區農牧業發展的潛力似乎在草地,似乎可以大力發展草地畜牧業。但因西部地區草地生態環境脆弱,生產效率低下,不宜提倡大力發展草地畜牧業。
西部地區草地生態環境脆弱,制約草地畜牧業的發展。在西部地區,好的草地多已墾為耕地,現有的大部分草地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尤其是西北地區,由于氣候干旱,加之過度放牧,大面積的草地出現退化,甚至沙化,其畜牧業生產的效益很低。據李燕瓊等人的資料,我國西部每畝草地的產值平均僅1元左右,每百畝草原載畜量僅為5個羊單位。為了改善生態環境,除了部分條件較好的草地可以開發利用外,大面積草地已經經不起人們的干擾。
西部地區的畜產品大部分來自于農田,而真正來自于草地的不多。據統計,2001年西部12省(市、區)的肉類總產量中,豬肉和禽肉產量占了82.3%;在奶類產量中,牛奶產量占了89.5%。豬肉、禽肉和牛奶的生產主要依賴于農田所提供的飼料。也就是說,盡管西部地區草地面積廣闊,但畜牧業的發展主要還是依靠農田,而不是天然草地。
在西部地區可以提倡大力發展草業,也可以提倡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但其發展的著力點是農田,而非天然草地。近幾年,一些草業或草食畜牧業發展較快的地區,主要還是利用過去的農田發展牧草,而很少依賴于天然草地。如甘肅河西走廊的草業和草食畜牧業發展很快,其主要是利用農田種植優質牧草;四川的草業和草食畜牧業也發展較快,主要也是利用退耕農田種植牧草的結果。
西部地區應強化草地的生態功能,弱化草地的畜產品生產功能,草地畜牧業要控制(當然并不是完全不發展),要用農田草食畜牧業替代草地畜牧業。要把草業和草食畜牧業發展的著力點放在農田上,即利用冬閑田和低產農田種植牧草,同時結合退耕種草和其他農田的作物秸稈發展草食牲畜。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经济参考报]中原农谷育新种迎丰年——探访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芯”科技2025-04-30 16:17:00
- 绿肥还田与水分调控实现土壤健康-产能-生态效益三提升2025-04-30 15:07:00
- 迟播双密双高技术助力破解粮油争地难题2025-04-30 15:04:00
- 烟草烟碱转化调控的表观修饰机制2025-04-30 14:57:00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专题党课报告会2025-04-30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