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目標
全所科研力量將依托“農業部油料作物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國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檢測中心”和“國家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和特色油料作物應用基礎研究為重點,向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延伸,拓展創新平臺。共設置11個研究室以及2個技術支撐機構。側重加強高新技術、產后加工和情報信息研究。將油料所建成國家油料科技創新中心、油料高科技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油料科技交流中心。
二、建立高素質科技創新隊伍
(1)實行全員崗位聘任制,對科研、管理和技術支撐崗位均按創新目標的要求,制定崗位規范,明確崗位職責、聘用條件與任期目標。人員將向所內外公開招聘。聘期一般為2—4年。
(2)通過吸引、培養、穩定一批在國際和國內學術界有一定知名度的學術帶頭人,形成在國際上有一定地位的科學家群體,建設一支結構優化、精干高效、競爭能力強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國家隊。
進入創新體系人員總數為160人,其中研究人員136人(固定崗位95人,流動崗位41人),占總人數的85%;技術支撐人員8人,占總數的5%。力爭從國內外引進3—5位杰出人才,帶動重點學科的發展。科研關鍵崗位的中青年骨干要達到70%以上。
三、科技產業發展與后勤服務改革
中油科技新產業有限公司是油料所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公司。該公司將吸收研究所轉崗人員15人。在管理上將為下屬子公司提供統一的注冊商標、統一財務服務(監管)、統一質量管理。并將聯合其他股東組建能夠上市的股份公司。
注冊后勤物業中心,安置轉崗分流人員86人。中心將在2004年底前基本完成后勤物業中心與研究所的剝離。中心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參與市場競爭,面向社會服務。最終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獨立實體。
四、人員分流
通過人員重組、分流、培養、外聘和自然減員等方式,使科技創新固定崗位與技術支撐崗位人員調整為103人,較過去163人減少60人;
管理崗位調整為16人,較過去30人減少14人;
企業改制和后勤物業分流剝離101人;其它減員40人。
五、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新型分配激勵機制。職工的收入由三個部分構成:一是基本工資,主要由國家現行工資制度中所規定的部分組成;二是崗位津貼,按崗位設置;三是效益工資,按年度效益核定,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新华社]中国农科院良种良技助力油菜增产2025-05-02 10:02:00
- “千万工程”视域下乡村环境长期因子观测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2025-04-30 22:06:00
- [经济参考报]中原农谷育新种迎丰年——探访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芯”科技2025-04-30 16:17:00
- 绿肥还田与水分调控实现土壤健康-产能-生态效益三提升2025-04-30 15:07:00
- 迟播双密双高技术助力破解粮油争地难题2025-04-30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