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效低風險理念引領農藥新發展
高效低風險理念引領農藥新發展
發布時間:2017-01-16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從日前召開的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鄭永權研究員主持完成的“農藥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據悉,農藥是保障農業生產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但因其特有的生態毒性,使用不科學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針對當前我國農藥成分隱性風險高、藥液流失嚴重、農藥殘留超標和生態環境污染等突出問題,鄭永權研究員牽頭組織相關單位,開展協同攻關,在農藥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創建和應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據悉,農藥是保障農業生產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但因其特有的生態毒性,使用不科學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針對當前我國農藥成分隱性風險高、藥液流失嚴重、農藥殘留超標和生態環境污染等突出問題,鄭永權研究員牽頭組織相關單位,開展協同攻關,在農藥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創建和應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經過多年持續攻關,鄭永權團隊率先提出了農藥高效低風險理念,創建了以有效成分、劑型設計、施用技術及風險管理為核心的農藥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創建了農藥有效成分的風險識別技術,提出了其影響農產品安全的關鍵控制點;率先建立了“表面張力和接觸角”雙因子藥液對靶潤濕識別技術;攻克了診斷劑量和時間控制、貨架壽命及田間適應性等技術難題;提出了以“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為核心的農藥風險管理方案。該研究為農藥學科提供了新的發展理念,為政府主管部門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撐,帶動了我國農藥產業轉型及產品結構升級,提升了農民用藥水平。
通過相關研究,該項目團隊發明了瓜蚜等精準選藥試劑盒26套,準確率達到80%以上;發明了藥液沾著展布比對卡,可減少農藥用量20%-30%;發明了12套藥劑噴霧霧滴密度指導卡,減少藥液噴施量30%-70%。相關成果已推廣應用1.8億畝次,新增農業產值150億元,新增效益107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成果主要完成人:鄭永權,張宏軍,董豐收,高希武,黃啟良,陳昶,劉學,蔣紅云,束放,楊代斌。
成果主要完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部農藥檢定所、中國農業大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通過相關研究,該項目團隊發明了瓜蚜等精準選藥試劑盒26套,準確率達到80%以上;發明了藥液沾著展布比對卡,可減少農藥用量20%-30%;發明了12套藥劑噴霧霧滴密度指導卡,減少藥液噴施量30%-70%。相關成果已推廣應用1.8億畝次,新增農業產值150億元,新增效益107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成果主要完成人:鄭永權,張宏軍,董豐收,高希武,黃啟良,陳昶,劉學,蔣紅云,束放,楊代斌。
成果主要完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部農藥檢定所、中國農業大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新华社]中国农科院良种良技助力油菜增产2025-05-02 10:02:00
- “千万工程”视域下乡村环境长期因子观测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2025-04-30 22:06:00
- [中国科学报]第四届中国(伊川)谷子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2025-04-30 17:19:00
- [经济参考报]中原农谷育新种迎丰年——探访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芯”科技2025-04-30 16:17:00
- 绿肥还田与水分调控实现土壤健康-产能-生态效益三提升2025-04-30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