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國科學報]破解白菜家族“成員”龐雜原因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來源: 中國科學報 2021年6月7日|作者:李晨
近日,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分子設計育種創(chuàng)新團隊揭示了多倍化和結構變異對白菜種內分化的影響機制。該研究鑒定了與結球白菜馴化相關的重要候選基因,并獲得了白菜物種豐富的基因組變異。相關成果在線發(fā)表于《基因組生物學》。
論文通訊作者王曉武介紹,白菜是蕓薹屬重要蔬菜,種內多樣性極高。研究基于白菜大規(guī)模重測序數(shù)據(jù),選擇了大白菜、小白菜、菜心、油用白菜和蕪菁等16份不同類型的白菜資源材料,進行基因組從頭組裝。結合已發(fā)表的大白菜和油用白菜參考基因組,構建了由18個代表性材料組成的白菜泛基因組,并通過構建整合結構變異的圖形基因組,鑒定到與大白菜葉球馴化相關的重要候選基因。
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白菜種內分化過程中,基因偏向性丟失持續(xù)進行,并導致白菜亞基因組優(yōu)勢繼續(xù)擴大。研究結果表明,除“兩步演化”導致白菜亞基因組優(yōu)勢形成之外,基因組組成可能是導致亞基因組優(yōu)勢形成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該研究不僅加深了對葉球形成馴化的認識,還有助于挖掘更多與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的基因,進一步促進白菜育種研究。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86/s13059-021-02383-2
(單位: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wǎng)信息發(fā)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tài)
- 预测生物炭修复农田土壤镉污染效果的新方法2025-05-09 17:10:00
- 黄芩苷缓解仔猪细菌性肠道炎症2025-05-09 16:58:00
- 不同森林损失类型对地表温度差异化的动态影响2025-05-09 16:56:00
- 效应因子抑制棉花黄萎病抗性2025-05-09 16:54:00
- 研究提出下一次作物绿色革命实现策略2025-05-09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