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民政協報] 害蟲綠色防控研發獲突破
在生物學家眼中,昆蟲是如何感知氣味的?又是如何做出行為反應的?這項研究昆蟲化學生態學的重要課題,日前獲得重大突破。中國農業科學院王桂榮和他的團隊歷經十幾年的研究,王桂榮和他的團隊找到了一種高通量的方法,并成功篩選得到綠色高效的昆蟲嗅覺行為調控劑。
北京時間2024年6月14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分中心)王桂榮團隊與華中農業大學殷平教授團隊、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昆蟲氣味受體OR-Orco異聚體識別氣味分子的結構基礎”,研究揭示了氣味配體誘導的氣味受體離子通道門控機制,從而為針對氣味受體的新型昆蟲綠色行為調控劑的研發奠定了結構基礎。
據介紹,昆蟲依賴靈敏的嗅覺感知環境中的化學信息。在嗅覺識別的過程中,氣味受體(OR)扮演著核心角色,它們被激活后能夠將外界的化學信號轉化為生物電信號,從而介導昆蟲相應的行為反應。王桂榮團隊此前成功揭示了蚜蟲識別報警信息素的新機制,發現大多數蚜蟲在遇天敵攻擊或者其它危險時,會從腹管中釋放出含有報警信息素的小液滴,“警告”鄰近的蚜蟲快速逃離或掉落。
團隊借助前沿的冷凍電鏡技術,深入探究了豌豆蚜報警信息素受體復合物的結構特性,成功解析了ApOR5-Orco在配體結合和未結合狀態下的高分辨率冷凍電子顯微鏡結構。
該研究不僅首次展示了昆蟲OR-Orco異源復合物在獨立(封閉通道)和配體結合(開放通道)兩種狀態下的獨特結構,而且深入揭示了昆蟲氣味識別通道門控的分子機制。昆蟲嗅覺行為調控劑的應用是全球公認的綠色防控技術,具有生物靈敏度高、選擇性強、環境友好等優點,能實現害蟲的長期控制。以嗅覺靶標為出發點,開發行為調控劑已成為當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王桂榮表示,該成果的關鍵是利用了分子對接、人工智能,利用了基因組所的強大算力,進行高通量篩選而實現的。這一突破性的發現,為基于靶標結構的先導化合物篩選提供了寶貴的分子基礎,為高效、特異性綠色昆蟲行為調控劑的創制開辟了新的道路。同時,也為科學合理地開發蚜蟲綠色防控技術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目前,這項技術已與國內多家企業開始商業化應用。
- [经济参考报]中原农谷育新种迎丰年——探访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芯”科技2025-04-30 16:17:00
- 绿肥还田与水分调控实现土壤健康-产能-生态效益三提升2025-04-30 15:07:00
- 迟播双密双高技术助力破解粮油争地难题2025-04-30 15:04:00
- 烟草烟碱转化调控的表观修饰机制2025-04-30 14:57:00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专题党课报告会2025-04-30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