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第六屆農科開放日正式啟動。當日,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簡稱“環保所”)開展了以“整治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的科普專場活動,展示了一體化黑灰水處理成套技術、農藥標準品和DGT快速檢測裝置等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讓公眾深刻感受到整治鄉村環境的必要性,激發了公眾對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興趣,為未來的鄉村環境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與此同時環保所在美麗的云南大理實驗基站開啟了分會場“走近洱海-綠色農業零距離”的科普大戲。“感受生態循環之美”環節讓小朋友們了解了奶牛-牛糞-蚯蚓-果蔬綠色生產循環模式全過程,直觀地感受了可愛的小蚯蚓生物化處理牛糞的優勢和對農田土壤改良的重要作用。“趣讀環保科普知識”活動中,實驗站科普人員向學生介紹污染后的水體,通過演示實驗向同學們展示農業面源污染形成機理;“體驗農耕樂趣”在野外觀測試驗區,同學們參觀了水稻幼苗覆膜栽培技術展示,又聆聽了“水稻一生”主題科普,認識水稻從籽粒-萌發-幼苗-完熟的全生長過程。此次活動得到同學及家長們的高度認可,學生家長表示:“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小朋友在一線科研站點去學習,可以動手體驗學校和生活中接觸不到的東西。”學校楊老師表示:“聯合科研平臺建設學生的第二課堂,對小孩子成長、學習、科學觀建立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表示,原來牛糞還是蚯蚓食物,特別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