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采集花粉。中國農科院蜜蜂所供圖
蜜蜂采集樹膠后回到蜂箱,以供加工成蜂膠。中國農科院蜜蜂所供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蜂產品加工與功能評價團隊研究發現,蜂膠中的酚酸脂類化合物能夠明顯改善肝細胞的脂質積聚及脂肪細胞的炎癥因子分泌異常。該團隊揭示了其調節脂代謝紊亂的分子機制,為蜂膠輔助治療脂代謝疾病提供了重要參考。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循證補充和替代醫學》(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論文通訊作者張紅城告訴記者,脂代謝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蜂膠作為一種天然蜂產品,因其富含多種酚類成分,在輔助改善脂代謝疾病等方面受到持續關注。
論文第一作者孔令杰介紹,他們評價并篩選了蜂膠中具有降脂活性的8種酚酸和8種酚酸酯類化合物。結果發現,酚酸酯類化合物具有更高的降脂活性,尤其是咖啡酸肉桂脂、咖啡酸苯乙酯和咖啡酸芐酯。
他們首次揭示,咖啡酸肉桂酯通過抑制內質網信號通路蛋白的表達,明顯降低肝細胞中的脂質積聚,改善脂代謝紊亂。
這項研究將為開發具有防治脂肪肝功能的新一代蜂膠保健品提供理論基礎。
本研究得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和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項目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55/2021/761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