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王加啟、趙圣國翻譯的《益生菌與動物營養——生產、效果和規范》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在我國出版發行,該書是2016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出版的,其科學性和實用性強、系統全面、簡明精練,是國際動物益生菌領域的重要參考讀物。
自今年7月1日起,我國飼料生產企業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的商品飼料,以減少濫用抗生素造成的危害,維護我國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從美國等畜牧業發達國家經驗及畜牧科技發展國際前沿來看,動物飼料益生菌(或稱飼用微生物)無疑是抗生素生長促進劑的重要替代品之一。
當前,國內很多科研單位、飼料企業和養殖企業都在大力研發、生產、推廣或應用動物飼料益生菌產品,同時國外動物飼料益生菌產品也被大量進口使用。然而,我國動物飼料益生菌生產、效果和規范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益生菌與動物營養——生產、效果和規范》全面闡述了益生菌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情況及其對生產性能的影響,主要介紹了益生菌的定義、生產、作用機制、應用、效果、安全性和潛在公共衛生風險。此外,該書還介紹了益生菌產品標識及全球對動物飼料益生菌的監管現狀。將為動物飼料和養殖行業人士提供學習、參考和借鑒,推動益生菌新產品的開發,提高益生菌的長效性和安全性,以替代抗生素生長促進劑,保障動物健康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