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農民日報]借鑒先進經驗提升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能力
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工作是美國政府管理農業的一個重要抓手,最終目的是為農民、農業企業等提供較為充分的決策支持信息,穩定農業生產和發展。美國農業部已經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體系:在機構設置上,專門成立了世界農業展望局,由該局牽頭協調開展農業短期展望和中長期展望研究;在工作機制上,建立了由政府部門、研究單位和大學組成的跨部門整合研究的協調方式;在技術支撐上,擁有強大的數據、先進的模型分析工具和高素質的分析人才。
工作機構完備,分工明確
美國農業部的34個局(辦公室)中,有12個局(辦公室)與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工作直接相關(詳見鏈接)。
美國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在數據采集、分析研究和信息發布方面有著明確的分工:原始數據采集工作由美國農業部內部的專業司局負責,數據信息均公布在美國農業部網站上,可以免費查詢下載;研究分析工作由政府部門、研究單位和大學共同負責,所有研究人員不必參與基礎數據收集;農產品分析預警信息的發布由多部門組成的農業展望研究局牽頭負責。
擁有強大的技術支撐
美國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的技術支撐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強大的數據支撐。美國農業部建立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農業信息網絡系統,由國家農業統計局、農業市場服務局等專門司局通過調查分布在全國52個州的2800多個農業合作社、200多萬個農場、200多萬名農業從業人員以及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和期貨市場等,獲得農業生產、加工、價格、消費和貿易等數據。
先進的模型分析工具。美國農業部開發了多國商品聯接模型(Baseline模型),該模型包括了43個國家和地區在內的24種農產品,分地區分產品對農產品生產、消費、貿易和價格進行預測。美國依阿華大學和密蘇里大學聯合開發了食物與農業政策模擬模型(Fapsim模型)。美國農業部還開發了農業貿易局部均衡模擬模型,用于農產品生產、消費、貿易和價格等中長期預測,還可用于政策效果模擬分析。
高素質的分析人才。參與研究人員大部分人都擁有美國名牌大學博士學位,有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和統計學理論功底,并且長期從事農業問題研究。分析預警結果發布渠道廣、服務對象多
信息分析預警結果的推送內容全。美國農業部定期和不定期向信息用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涉及195個國家、60多個品種,并在法定的日期公布,農民可以通過網絡、電話和郵寄等方式獲取。
信息分析預警結果的發布渠道廣。在國家農業統計局和世界農業展望局信息發布的第一時間里,通訊社記者在封閉區內把有關作物生產和預測報告用電子化方式發布出去。同時,用戶可以在農業部有關網站上找到。報告還以傳真、電子郵件和書面形式提供。此外,每個機構都建立了一個讀者服務聯系點。
信息分析預警結果的服務對象多。主要包括政府、企業、農民、銀行家、學術研究機構、市場分析機構、投資者、新聞媒體等。
美國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工作經驗
美國農業部對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工作高度重視,一些做法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一是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是美國政府管理農業的第一任務和有效手段。美國農業部將農產品市場信息分析預警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開展研究。通過跨部門合作進行分析預警研究,適時調整農業政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二是利用強大的信息分析預警“機器”掌控世界農產品貿易的主動權。美國農業部每周發布《氣象與作物公報》、每月發布《世界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每年發布《農業中長期展望報告》,這些定期報告極大地影響了世界農產品的貿易趨勢以及各國政府的政策制定。
三是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工作具有完整的數據基礎與技術支撐。形成了以美國農業部及其所屬機構為主體的信息收集、分析、發布工作體系;美國農業部與全國各州的農業部門合作,設立了100多個信息收集辦事處并配備專職的市場報告員。
加強我國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的政策建議
進一步加強我國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體系建設。建議由農業部專門司局牽頭,積聚國內科研院所、大學、省級信息單位和相關部委等力量,建立大聯合、大協作的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工作體系;制定預警工作的實施條例,完善隊伍建設,建立數據采集和發布機制。
突破信息分析預警工作的一系列技術性難題。國家農產品分析預警能力的大幅提升,有待一批關鍵技術的突破,包括生產風險因子早期識別技術、農產品消費與生產協調度測定技術等;亟需研制一批農業信息智能獲取設備,包括利用物聯網技術、傳感器技術、微波技術等;亟需開發一些大型智能分析巨系統與平臺,包括農產品短期監測預警系統與平臺等。建議加大農產品分析預警的研究經費投入,在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中設立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研究行業專項。
建立國家農產品監測預警中心。建議國家農產品監測預警中心依托有關科研院所和農業部重點實驗室建立,并由有關科研院所提供人員編制、辦公與實驗條件、日常管理等。國家農產品監測預警中心由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直接領導,該中心的工作任務、年度計劃、監測內容由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統一規定。
四是適時啟用“農業展望會議”工具。可借鑒美國的成功經驗,研究制定我國農業展望工作的發展規劃。建議在北京適時召開中國農業展望大會,提升我國農產品市場引領能力。(作者系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
- [经济参考报]中原农谷育新种迎丰年——探访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芯”科技2025-04-30 16:17:00
- 绿肥还田与水分调控实现土壤健康-产能-生态效益三提升2025-04-30 15:07:00
- 迟播双密双高技术助力破解粮油争地难题2025-04-30 15:04:00
- 烟草烟碱转化调控的表观修饰机制2025-04-30 14:57:00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专题党课报告会2025-04-30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