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飛機技術在我國農業領域的應用正呈方興未艾之勢,無人飛機農用的最大項——航空植物保護增勢尤猛:記者從19日在此間召開的第十屆“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研討會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農機專項成果發布會獲悉,我國航空植保作業面積從2013年的不足10萬畝次增長到2018年的3億畝次,5年增長3000多倍;2019年,該數據更將猛增至5億畝次。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農機專項“農用航空作業關鍵技術研究與裝備研發”項目首席、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機化所研究員薛新宇表示,無人飛機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農業植保、輔助授粉、遙測等板塊,并正向播種等板塊延伸。她介紹,團隊歷經10 年,開展了智能化施藥與控制、主要農作物精量化飛防應用、遠程調度管理和信息統計等3項核心技術的研究和綜合集成;構建了無人飛機施藥作業標準體系,起草了我國首部植保無人飛機農業行業標準;提出了“航路規劃、自主飛行、定點噴灑、斷點續航”的超低空施藥技術模式,形成了植保無人飛機低空低速高濃度(兩低一高)施藥作業技術體系。系統攻克了植保無人飛機“卡脖子”關鍵技術。
會議還正式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無人植保機作業監管平臺”,以及《植保無人飛機 術語》等九項已報批團體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