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喆對中國農科院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中國農科院要根據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要求,創新農業產業發展核心關鍵技術,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技術支撐;要牢牢把握國家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功能定位,圍繞制約農業產業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進行工程化、產業化研發,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成熟配套的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產品,充分發揮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要進一步加強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工作,在分類整合、優化布局的基礎上,制定“十三五”發展規劃,修訂管理辦法,完善評價機制。
雷茂良在總結講話中,對院科技平臺建設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要進一步加強中國農科院科技平臺“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要積極參與科技部、農業部相關規劃的制定工作,科學合理提出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平臺建設需求;要認真研究國家科技計劃改革的精神實質,明確提出農業科技平臺優化布局、分類整合、考核評估、開放共享的工作思路與應對措施。
據悉,“十二五”以來,中國農科院根據“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的戰略目標,構建和完善了“學科集群-學科領域-研究方向”學科框架體系,大力加強科技平臺與學科建設的系統性、配套性工作。在學科集群層面,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打造能夠支撐共性學科領域發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學科平臺;在學科領域層面,建設一批符合學科領域發展特點的專業性學科平臺。目前,全院構建起較為完善的三級(國家級、省部級、院級)三類(創新、支撐和服務)科技平臺體系。在科技創新平臺中,建設了國家重大科學工程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42個;建成國家品種改良中心(分中心)22個、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25個。在科技支撐平臺中,建設國家作物種質庫、圃23個;建成國家級野外臺站5個、部門重點野外臺站2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在科技服務平臺中,建設國家級產品質檢驗中心3個、部門級產品質檢中心和轉基因環境安全檢驗中心34個;建有4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成了國家參考實驗室3個。其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個,院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2個。近年來,中國農科院三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緊緊圍繞國家農業產業發展實際需求,成功培育中黃13、中油雜11、北京鴨等新品種近100個,推動了我國主要作物、畜禽品種更新換代;突破天蠶素抗菌肽產業化、油料全程低溫制油、名優綠茶連續化提質加工等工程化關鍵核心技術,推進了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農業部科教司條件建設處處長林祥明等參加會議并講話。院昌平綜合農業、飼料、油菜、茶產業、柑桔、中獸藥、沼氣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主任和相關研究所科研處長共20余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