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31日,由中國工程院羅錫文院士任組長的評審專家組對我院作科所承擔的“低碳高產稻作技術”項目實施2年來的進展進行了評估。作物學會理事長路明、科技局副局長王長江、作科所書記張保明以及農業部科教司、全國水稻主產區的栽培和農機領域專家共20余人參加了評審會。
該項目于2009-2010年開展了節能減排高產稻作新技術研究,以江淮稻區為重點,建立低碳高產稻作體系,為我國低碳農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和技術支撐。
經過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進展順利,取得了預期成果。項目形成的低碳高產稻作模式不僅比農戶撒播模式增產15%以上,而且甲烷和氧化氮的減排效果非常顯著;節能型多功能稻麥直播機能在秸稈全量還田下一次性完成少耕、播種和深施肥作業,節省油耗45%以上;低碳高產模式節約生產成本10%以上,是一項節能減排、節本增效的高產稻作技術。
據悉,農業生產活動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低碳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領域,農田節能減排技術是我國科技發展綱要重要領域的優先資助方向。以甲烷為例,農業源占全球人為總排放的50%左右,其中稻田排放約占農業源的50%。因此,研究稻田持續增產與綜合減排的協調稻作技術,不僅符合我國糧食安全保障的重大現實需求,也是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的負責任之舉。該項目的實施不僅對江淮稻區節能減排和稻麥持續增產意義重大,而且可以為國內外其他稻區提供相應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支撐。與會專家一致建議,進一步完善機具配套,加強耕作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組建全國性協作研究網,報請相關部門立項資助,啟動全國水稻主產區低碳高產稻作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提升我國稻作產業技術水平,引領世界稻田節能減排和高產優質栽培新方向。(張衛建)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科所“低碳高產稻作技術”研究獲得重大進展
發布時間:2010-09-09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经济参考报]中原农谷育新种迎丰年——探访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芯”科技2025-04-30 16:17:00
- 绿肥还田与水分调控实现土壤健康-产能-生态效益三提升2025-04-30 15:07:00
- 迟播双密双高技术助力破解粮油争地难题2025-04-30 15:04:00
- 烟草烟碱转化调控的表观修饰机制2025-04-30 14:57:00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专题党课报告会2025-04-30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