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暨2005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于2005年10月20日——24日在廊坊市隆重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為主要協辦單位之一,參與了主會場的特裝展覽,并聯合中國農學會農業科技園區分會在我院廊坊國際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舉辦全國農業科技園區與農業產業化高層論壇。我院劉旭副院長和羅炳文副書記分別參加了全國農業科技園區與農業產業化高層論壇和農交會開幕式。鑒于我院在此次農交會展覽取得的良好效果,大會組委會授予我院參會組織獎和先進單位獎。
我院廊坊園區管委會組織我院28個相關研究所及所屬公司參加了第九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會上展示了我院“十五”以來在各個領域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按照作物品種資源、蔬菜花卉、植物保護、畜牧獸醫、生物技術、農產品加工、農業立體污染防治、土壤肥料、園區建設等10余個主題,制作宣傳展板150張,展示實物20余類,200多項。其中包括:中棉所雜交棉品種中棉所41、中棉所45、中棉所47和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國抗12號、GKZ19等;溫室培育觀賞巨型南瓜;國稻6號超級水稻;引進溫室栽培的香蕉苗;蜂產品、專利營養油、康欣寧膠囊等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成果系列營養保健品;禽流感疫苗、清宮液等20多個系列獸藥疫苗;蔬菜與花卉組培苗、辣椒、黃瓜、馬鈴薯、番茄新品種;國家專利噴霧器、中保殺螨、阿維·毒等30多個植保系列產品;特產所20多種營養保健品和農產品加工所新技術、新工藝產品;華金、華酥等蘋果、犁新品種;凈水劑、生物有機肥等;大豆、小麥、玉米、花生、谷子等新品種;農業科普書刊、多媒體資料等。其中棉花、巨型南瓜、動物疫苗、引進香蕉苗、玉米新品種、部分營養保健品、蔬菜與花卉新品種深受參觀者青睞,取得很好的參展效果。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張思卿等領導參觀了我院展區,并且詢問了雜交棉等成果轉化情況。從會場的布展到參觀人員的反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既更為整個農交會帶來了先進和實用的農業科技新理論、新技術、新產品,也為中國農科院提供了成果轉化和對外宣傳與合作的良機。
大會期間,我院廊坊園區管委會和中國農學會農業科技園區分會共同組織了全國農業科技園區與農業產業化高層論壇,農業部、科技部、河北省、中國農學會和我院有關領導出席了會議,來自全國各地農業科技園區、政府機構、涉農企業相關工作人員近100人參加了論壇。會議首次把農業科技園區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圍繞現代農業科技園區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健康發展、農業科技園區與龍頭企業發展對策、促進高新農業科技產品和農產品交易等主題進行了研討,中國農科院、科技部、中國農學會的與會專家所做的報告對于各地園區制定農業科技園區和農業產業化十一五規劃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促進農業科技園區機制創新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業科技與經濟相結合具有重要意義。部分農業科技園區和龍頭企業在大會上進行了經驗交流,與會領導與代表認為此次會議是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提出的農業產業化要以科技為先導指示精神的一次行動,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管委會
2005年10月25日
劉旭副院長出席論壇并做報告
羅炳文副書記出席農交會開幕式
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在河北省、廊坊市領導的陪同下參觀我院成果展
電視臺訪問我院工作人員
展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觀賞型巨型南瓜引人注目
玉米造型極具創意
部分展覽實物
羅書記和農民日報社長在我院展區參觀
我院展區
展臺一角
我院被大會組委會授予參會先進單位和參會組織獎
園區論壇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