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認真領會和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切實提高黨員干部服務三農、獻身三農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第五黨支部組織支部黨員,到國家博物館參觀了大型展覽“復興之路”。
展覽通過大量的文字介紹、圖片展覽和實物展示,回溯了中華民族曾經承受的屈辱歷史、生生不息頑強抗爭和實現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通過參觀學習,黨員們深刻認識到,每個人都必須立足本職,開拓創新,只有用扎扎實實的工作才能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作出最大的貢獻。當前,增加農民收入,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就必須依靠農業科技的發展與創新,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這正是我們從事農業科研工作的共產黨員最首要的責任。
作為長期戰斗在農業科研第一線的小麥育種國家隊,作科所第五黨支部一直堅持以科研為重心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多年來,黨員們積極投身小麥遺傳育種學科建設、隊伍建設、條件建設、基地建設等重點工作,力爭在各項建設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2010年以來育成審定小麥新品種16個,中麥175、北京0045和輪選987等已經成為北部冬麥區的主栽品種。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項。據不完全統計,2011-2012年支部黨員參與的科技下鄉與科技興農成效顯著,共舉辦現場展示、觀摩會、培訓班、講座、咨詢13次,直接培訓農民、技術人員等2500余人,踐行著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科技送到田地頭,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通過參觀學習,支部黨員同志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決心在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繼續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形成你追我趕、不斷超越的良好氛圍,不斷開創服務三農的新業績,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和同步推進“四化”,保障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通訊員 衛斐)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光明日报]首个桃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构建2025-05-07 10:58:00
- [人民政协报] 油菜害虫的“基因密码”被破译2025-05-07 10:53:00
- [CCTV-2]《第一时间》农业农村部:4月份全国蔬菜价格小幅下降2025-05-07 10:21:00
- [新京报]亩产341.47公斤 油菜新技术破解粮油争地难题2025-05-07 08:46:00
- [农民日报]氮素面源污染防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设施蔬菜实施效果测评与现场观摩会在津举行-中国农网2025-05-02 1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