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佳木斯各地區插秧田的水稻生育進程普遍在8葉齡期左右,直播田受低溫寡照影響較大。與去年同期相比,總體上水稻生育期延遲一周以上,推遲1個葉齡左右,不同地區間生長量減少20%-40%,另外,受長期低溫寡照和降雨影響,葉片飄長,個體長勢不壯,部分地區受冰雹災害影響水稻葉片受損。不同地區因苗情、插秧苗數、插秧深淺不同,生長量上表現出較大差異。針對當前苗情較差、長勢不好、生育期拖后的現狀,從促進生長、防災減災的技術角度提出以下生產建議:
一、分蘗期田間管理
一是田塊要保持花達水或淺水狀態。長期深灌的秸稈還田地塊或葉片出現褐斑地塊,抓緊排水晾田2-3天,排出毒氣,增加白根數量,再淺水灌溉。遇到強降雨,要打開排水口,排水口設高于地面3厘米左右泥臺,把多余的水排走。
二是根據葉色和葉齡來補充營養促生長。今年生育期總體拖后,控制氮肥的總施用量,要按常年氣溫來計劃施肥,且不可因為長勢弱超量使用氮肥,氮肥施入過多,后期會出現倒伏和貪青晚熟。對于葉色發黃的水稻可噴施1-2次葉面肥補充營養,促進分蘗發生。不同品種葉色不同,要注意區別葉色發黃是品種原因、缺氮原因還是穗分化生理原因導致的。
三是重視紋枯病的預防。今年紋枯病發生風險較大,要注意在水稻分蘗末期和孕穗期封行前進行防治。有效防治紋枯病可增強水稻抗倒性,提高葉片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質積累,提高籽粒充實度和千粒重。
四是注意蟲害防治。現階段黑龍江省仍維持在低溫多雨狀態,應注意在山區半山區及平原低溫冷涼地塊預防水稻負泥蟲危害發生,當本田百株幼蟲達30頭時,提前噴施藥劑。
二、分蘗后期田間管理
一是及時使用穗肥。分蘗后期要及時開溝,及早擱田,控制高峰苗數,提高分蘗成穗率,一般提前4-5天排水,曬田3-5天,然后通過施穗肥來增加穗粒數。前期分蘗少,有效穗數非常不足的地塊,曬田后馬上施一次調節肥(每畝1.5-2公斤左右尿素+2公斤鉀肥),促進穎花發育,在7月15號前后根據田間長勢,缺氮情況下再施一次穗肥(每畝3公斤左右尿素+3公斤鉀肥),保證穗發育期間營養充足,促進穗大粒多。有效分蘗臨界末期分蘗數量足夠的情況下,在7月15號前后僅施第二遍穗肥即可。
二是在曬田過程中進行莖葉除草。曬田過程中通過莖葉噴霧來進行防除。以稗草為主的地塊,可用五氟磺草胺、三唑磺草酮、嘧啶肟草醚、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等藥劑;以稗草和野慈菇為主的地塊,可用嘧啶肟草醚、五氟磺草胺及相關復配產品;以莎草科及闊葉雜草為主的地塊,可在水稻分蘗末期施用二甲·滅草松;以野慈菇、澤瀉、雨久花等闊葉雜草為主地塊,可施用氯氟吡啶酯或滅草松+二甲四氯等。
三是注意稻瘟病、稻曲病的預防。水稻防治葉瘟應在9.1-9.5葉齡期,穗頸瘟應在水稻破口期打第1次藥、齊穗期后再打1-2次藥;稻曲病應在水稻破口前7-10天進行預防。紋枯病第二次預防可結合防葉瘟一起進行。
四是注意抽穗后促早熟。注意觀察抽穗時間,黑龍江省南部和西部地區的安全抽穗期最晚為8月10號,北部和東部地區的安全抽穗期最晚為7月30號,若抽穗時間超過安全抽穗期,需通過噴施2次以上葉面肥等措施來進行促早熟,防止貪青晚熟。
(中國農科院水稻產業專家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