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早稻生產科技服務工作,水稻產業專家團派遣多路專家赴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就長江中下游流域早稻生產開展調研和技術指導工作。專家們會同當地科研機構和農業管理部門,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早稻生長情況,并就當前早稻生產中發現的問題聯合會商,提出相關技術指導意見。
一、早稻生產情況及主要問題
目前,長江中下游流域直播早稻以及插秧移栽水稻已進入分蘗期或分蘗盛期,由于今春溫度、光照適宜,同時雨水充沛,非常有利于早稻生長,田間苗情普遍長勢較好,為今年早稻豐收打下了良好基礎。通過田間地頭走訪調研,也發現有些合作社及農戶在水稻種植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田間基本苗數少,長勢偏弱。部分早稻田塊成苗率低、分蘗偏少,部分直播田塊因用種量偏少再加上鳥害,基本苗明顯不足;或因管水不當及整田不平原因,田間成苗率較差。
2.田塊水分管理不合理,秧苗分蘗差。水稻返青分蘗期是大田管理中對水分敏感的關鍵時期,有些田塊施除草劑和肥料后上水較深造成秧苗小、分蘗枯死;大雨后沒有及時清理邊溝和引水溝,水位較高造成淹苗,不利于分蘗發生和秧苗正常生長。
3.部分田塊草害嚴重。早稻直播田雜草發生較為嚴重,拋秧、機插田塊發生相對較輕。直播田塊因前期田面濕潤,稻谷與土表雜草種子同時發芽,一些田塊中稗草、鴨舌草、水竹葉、陌上菜、莎草等較為嚴重。
二、早稻生產技術建議
1.施好分蘗肥:早稻機插或拋秧后一周左右,結合除草,及時追施返青分蘗肥,每畝施用尿素5-6.5公斤。直播田在除完草后施肥,在施用除草劑后雜草有70%以上枯死再施肥。秧苗進入5葉期左右,一般是在4.5-5.5葉期每畝施尿素4-7公斤作提苗肥,結合除草劑追施。生長苗弱、缺肥的田,可適當多施肥,秧苗健壯的田塊少施肥。對有僵苗病的田塊,在分蘗初期,每畝追施硫酸鋅1公斤。
2.合理管好水分:水稻返青分蘗期是大田管理中對水分敏感的關鍵時期,對機插或拋秧田塊,立苗前保持田間濕潤,立苗后應保持淺水層。分蘗期采用淺水與露田交替進行,以促進分蘗和生根;當每畝苗數達到目標苗數時,要及時排水,露曬田,以多露輕曬為主,先輕后重,以抑制無效分蘗、增強抗倒抗病能力。對于直播稻田,在播種后保持廂面無水,有利于出苗和根系下扎,1.5-2.5葉期間廂面灌淺水,以防肥料分解時遇高溫燒苗,抽穗期做到廂面有水,其余時段曬田控蘗外,堅持淺水勤灌,保持廂溝水不斷,廂面干干濕濕。當每畝苗數達到目標苗數時及時曬田,促進根系下扎,防止倒伏。
3.及時防控水稻病蟲草害:由于田間群體大,秧苗生長旺盛,紋枯病容易滋生,生產上需要防治2-3次,每畝用5%井岡霉素水劑250克兌水100公斤噴施。稻瘟病應加強田間檢查,一經發現,立即撲滅,選用三環唑、富士一號等藥劑進行。螟蟲采取壓一控二的防治原則,選用銳勁特、三唑磷、殺蟲丹等高效低毒農藥進行防治。對機插或拋秧田塊,結合第一次追肥施除草劑,每畝用20%丁芐可濕性粉劑60-80克或10%稻無草可濕性粉劑35克。直播水稻出苗后,若是以稗草為主的稻田,待水稻出苗后長至2-3葉期防除稗草及闊葉雜草,每畝用60%丁胺乳油50-75毫升于1-1.5葉期拌濕細土10公斤均勻撒施;若是以稗草、莎草及闊葉草混生的直播田,每畝用35%氯芐可濕性粉劑15-30克兌水30公斤于2-3葉期均勻噴施。
(中國農科院水稻產業專家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