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首場寒潮蓄勢待發,養豬業疫病防控壓力陡增。為減少強降溫天氣對生豬養殖造成的影響,確保生豬養殖安全、有序生產,生豬產業專家團針對嚴寒天氣下豬場疫病防控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管理措施建議。
一、豬場養殖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豬舍空氣質量難保證。因冬季溫度低,一些中小規模豬場為保溫,常把豬舍門窗封閉起來,然而未及時清理豬舍內糞尿,造成空氣質量差、有害氣體含量超標的情況,進而導致豬呼吸道黏膜系統受損、采食量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病原菌增多等問題,誘發豬群多種病原體感染。
(二)消毒方式選擇不恰當。寒冷季節,常用的濕消毒方式效果得不到保證,同時濕消毒會加大豬舍內濕度,造成冷應激,導致腹瀉、感冒等問題出現。更有甚者選擇消毒劑不當,刺激性過大,導致呼吸道黏膜損傷,引發一些呼吸道癥狀以及眼結膜炎癥等問題。
(三)飼料營養補充不足。嚴寒天氣下,諸多環境因素不利于豬只的生長發育,一成不變的營養配比或調整不合理的飼料配方不能給豬只提供有效的能量供給,無法幫助豬只抵御不良環境因素對于豬體健康的侵襲。
二、嚴寒天氣豬場養殖管理措施建議
(一)要做好豬群營養管理工作。冬天舍內溫度相對較低,正常標準飼料無法滿足豬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和能量。因此,冬天的飼料配方應在保持蛋白水平不減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豬只日糧中的能量飼料,以充分滿足冬季豬只的營養需要。
(二)要對豬舍采取適當保溫措施。在室外溫度發生較大幅度變化的時候,要能確保豬舍溫度相對穩定,避免豬群發生冷應激。要適度通風,注意改善豬舍的空氣質量,減少空氣中灰塵、氣溶膠、病原和有害氣體的含量,降低呼吸道疾病發生的風險。同時注意通風與控溫的平衡。
(三)要及時做好豬舍衛生清潔工作。對舍內的豬糞要及時清除,避免長期滯留舍內導致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影響空氣質量,進而誘發豬群相關疾病。同時要注意豬舍內蚊蟲、老鼠驅殺工作,盡量避免病原傳播。
(四)要及時做好料槽清理工作。對料槽定期清理,減少豬只因誤食發霉變質飼料造成消化道黏膜損傷,導致豬只免疫力降低現象的發生。減少常見豬病發生的條件。
(五)要定期對場內設施檢查維護。包括對水、電、基礎設施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避免基礎設施故障引發豬舍內環境劇烈變化,同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六)要做好日常生物安全的管理工作,并且要堅決執行到位。建立“以豬為中心,系統思維,多管齊下”的豬病防控理念對于非洲豬瘟以及其他豬病防控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養豬就是養腸道,防非就是降載量”,結合近年來豬病防控的經驗與心得體會概括為“養豬無巧,欄干食飽空氣好”。
(中國農科院生豬產業專家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