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水稻產業(yè)專家團常德站聯(lián)合湖南農大、湖南農科院等單位專家,赴長沙、益陽、常德、岳陽等地調研,詳細了解水稻受災情況,提出減災救災技術建議。
針對災情,專家們與當地農業(yè)部門會商后,提出水稻田間應急減災技術意見。一是對于過水損毀田塊,建議及早組織田塊修復,根據修復程度采取改種、補種玉米等短生育期作物或“翻秋”種植早稻品種等補救措施。二是對于淹水田塊,應及時排水,根據天氣情況、受淹時間和水稻所處生長期差異分別采取不同的技術措施。三是針對其他未受淹、未過水稻田,主要是預防持續(xù)陰雨寡照之后突然高溫和強光照造成的傷害,適當噴施葉面肥和藥物,提高秧苗抗逆性、促進秧苗健壯。四是加強病蟲害防治,持續(xù)強降雨后高溫高濕氣候條件易加劇病蟲害危害,需強化病蟲害的監(jiān)測和預警。重點監(jiān)控紋枯病、稻瘟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及水稻細菌性病害的防治。
(中國農科院水稻產業(yè)專家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