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多地遭遇高溫和連續暴雨天氣,果園出現不同程度的淹水和澇害。中國農科院鄉村特色產業專家團深入遼寧省鞍山市,葫蘆島市南票區、綏中縣等受災地區,持續開展災情調研與現場技術指導,為受災果農提供科學有效的防災減災方案。
針對蘋果產區受災情況,專家團建議:一是對富士等晚熟品種果園,立即組織力量清淤,保障溝渠暢通,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清理淤塞的排水溝渠,趁退水之際及時扶正樹干,采取三角支架固定等措施,保樹保果;二是對嘎拉等早熟品種,及時排水后,鋪設反光膜,增加果面著色,及時采收等措施,降低經濟損失;三是在排除積水的基礎上,要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針對南果梨產區受災情況,專家團建議:一是清除園內雜草;二是去掉部分過密枝,摘取果實周圍10cm左右的遮光葉片;三是結合病蟲害防治噴施 PBO 及稀土加磷鉀硼復合液1次。
針對藍莓產區受災情況,專家團建議:一是加強通風和排灌管理,提升園區的排水防澇能力;二是清除受災藍莓植株,防止病蟲害傳播并保護健康植株;三是加強病蟲害防治;四是調整施肥措施,改良土壤結構,補充養分;五是繼續清除雜草減少土壤濕度,有助于減輕植株水分壓力。
(中國農科院鄉村特色產業專家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