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為減輕黑龍江東部稻區水稻生產受到澇害影響,水稻產業專家團先后深入黑龍江多地開展走訪和災情調研,指導防澇救災工作。
針對災情調研情況和近期天氣變化,專家團提出應對建議措施。首先須迅速排澇,利用機械或人工方式,盡快排水落干,減少還原性物質危害,提高根系活力,促進養分吸收和水稻生長。其次要根據水稻分蘗情況加強田間管理,對分蘗正常田塊,要及時排水曬田控蘗,復水后當水稻主莖穗大小0.5-1cm時施用穗肥;對分蘗較少田塊,觀察產生分蘗的葉位相鄰位的上位葉和下位葉是否有分蘗芽,針對不同情況分別提出了應對技術方案;對分蘗嚴重不足田塊,提出把水層調制淺水層后施用2公斤尿素來促進穎花發育,應在拔節前1葉齡噴調環酸鈣等化控劑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到劍葉露尖時施保花肥,每畝施2公斤尿素和3公斤鉀肥。針對目前多數田塊水稻生育期延遲,建議注意觀察抽穗時間,東部稻區的安全抽穗期最晚為7月30號,若抽穗時間超過安全抽穗期,需要噴施葉面肥等措施來促進早熟。
(中國農科院水稻產業專家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