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性蛋白來源,也是高蛋白糧飼兼用作物和重要的工業原料。南方大豆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長期從事大豆優異基因挖掘與種質創新、優良新品種培育與應用研究,現有成員12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8名,是一個年齡、學歷、專業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創新團隊。團隊聚焦“四個面向” “兩個一流”,圍繞國家大豆產業發展需求,培育優異大豆新品種,克隆抗銹病基因,創制了高油高產、耐除草劑等優異轉基因大豆新材料,引領了長江流域地區大豆育種發展方向,有力推動了我國大豆產業發展和行業科技進步。
瞄準“卡脖子”問題 推動顛覆性創新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團隊開展了從大豆高產育種理論、優異基因挖掘、高效育種技術到優異品種選育和推廣的鏈式創新,實現了新品種高產優質多抗的協同改良,培育的新品種中豆63示范畝產336.9公斤,推動了南方地區大豆品種的更新換代和產業發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團隊堅持原始創新,歷經30余年的系統研究,攻克了大豆抗銹病的世界難題,首次從大豆中克隆了抗銹病基因,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并實現了基因知識產權的高值轉化,為用基因武器保障我國大豆供給安全提供了硬核科技支撐。
發揮榜樣力量 傳承科學家精神
團隊首席陳海峰及骨干楊中路堅守育種基地,常年奔波在生產一線,攻克了大豆耐高溫抗干旱的“卡脖子”問題,選育的大豆新品種享譽我國南方。團隊骨干單志慧三十年如一日潛心大豆銹病研究,首次從大豆中克隆了抗銹病基因,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在榜樣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勇挑重擔,在大豆生物育種中,常年輾轉在實驗室及轉基因育種基地,開展高油高產、耐鹽堿、抗病蟲、耐除草劑等轉基因大豆材料創制及田間鑒定試驗。
瞄準產業需求 助力鄉村振興
團隊針對南方地區大豆品種產量低、品質差、抗高溫高濕能力弱等問題,構建了多技術集成的分子育種體系,實現高產優質與多抗的協同改良,培育的新品種中豆63創南方地區大豆高產紀錄;油6019高產優質,耐高溫抗干旱,入選農業農村部主導品種;中豆41高產穩產,獲農業農村部“金豆王”稱號。新品種的大面積推廣,為大豆油料產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引領南方地區大豆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踐行初心使命,服務大豆產業
南方大豆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集聚力量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扛牢大豆增產保供的重大政治任務,為支撐我國大豆產業發展貢獻科技力量。